太空也需要天气预报?这个低调的大国重器藏不住了
但在煤炭增长势头仍无减缓的情况下,什么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更强有力的煤炭政策呢?对煤炭实行总量控制已经势在必行,是一个有效的措施手段。
我们建议重点关注:阳泉煤业、恒源煤电、国投新集、西山煤电、煤气化、兰花科创、中煤能源等。(1)国际油价冲高回落,其中WTI 原油价格一度走高至102.59美元/桶,创6个月内最高,截止11月18日,纽约WTI 原油期货价格收于97.41美元/桶,环比下跌1.6%。
(2)未来的3个月内,在需求放缓与通胀回落后政策预期松动的博弈中配置战略性品种。山西库存降至1664.46万吨,环比减少30.67万吨。国内煤价:(1)受库存回升和需求放缓等因素的影响,电厂采购电煤的积极性减小,本周秦皇岛动力煤价格出现本轮上涨以来的首次回调。(3)目前无烟煤企业走货情况并无波动,煤价依旧以高位稳定为主。(1)过去的12个月,宏观政策持续紧缩充分释放系统性风险通胀正逐步回落至正常水平。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收于852元/吨,较上周小幅下跌1元。(3)11月11日,澳大利亚硬焦煤FOB 报价236美元/吨,较上周下跌2美元。当前,山东、河南等省份煤炭企业虽有走出去跑马圈地,但获取的资源量还是很有限。
为限制省外企业进入,一些省份甚至出台相关规定限制外地企业对本地企业兼并重组。这14家产能占那么大比重是有定价能力的,形成市场垄断之后可能会对价格有比较大的支撑,到时候如果有这个倾向,还是有必要加以关注。在11月24日此间召开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三届五次理事会及行业发展改革大会上,王显政指出,要加快14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在晋陕蒙宁新煤炭资源开发条件好的地区,重点建设千万吨级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在东部和中南部重点建设大中型现代化煤矿,在西南重点建设安全高效矿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1万处以下。
如神华目前在宁夏、乌海、新疆等资源产地均组建了控股子公司,因为这些地方经济落后,地方政府需要靠引入央企来提高财政收入。而在省级煤炭企业看来,兼并重组对他们来说更是做大的机会,这样就有机会去整合别的企业,并且对抗中央煤炭企业,避免被其整合而造成利益流失。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跨区域的兼并重组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地区之间、央企和省企之间的博弈和利益分配,在地方保护之下,没有一个地方政府愿意自己的资源被分走。同时,推进小型煤矿兼并重组,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亿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而与之相比,新一轮的兼并重组将遭遇更大的阻力。内蒙古提出使煤炭企业由350家减少到180家左右。
应该说,这是从促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有效利用角度来推出这样一个目标的。这是继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后,煤炭行业对加快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再强调。我们企业在青海、山西、新疆都有煤矿,但多是人家不要的资源我们要,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存。如贵州计划将1660个煤炭企业和矿井兼并重组至200个以内,到2013年年产500万吨以上的煤炭企业集团产量达到全省煤炭总产量的60%以上。
现在的整合还主要是按照地域划分,跨省份、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还没有。事实上,煤炭行业的兼并重组早已进行,各煤炭大省之前均已出台各自的煤炭兼并重组计划。
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的特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占全国60%。鼓励煤炭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重组整合,鼓励大型煤炭企业走煤电联营或煤电一体化道路。
加快全国14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建设,基地内煤炭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这是《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所提出的目标,十二五期间煤炭行业将以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集团为重点,着力推动煤炭结构调整,提升行业发展的集约化水平。此前的第一轮煤炭行业的兼并重组,多表现为各资源地区内部的利益分配。而与之前各地煤炭兼并重组方案不同,此次十二五规划的重头戏是跨区域的兼并重组。他同时指出,虽然十二五规划将加快兼并重组,但央企兼并省企难度比较大。分析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煤炭行业的兼并重组将提速。
在推进整个煤炭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更多起到引导推动的作用,制定标准、设定门槛,最终还是要尊重市场的力量,而不要用行政手段代替市场手段行政手段见效是最快的,但遗留问题也比较多。河南某大型煤企相关人士透露。
为此,邢雷认为,在提高产业集中度的过程中应更多使用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而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看来,14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建成之后将对市场价格等产生什么影响有关部门也要考虑。
一来央企级别较高,地方政府会考虑进入本地后难以管理,而且还会占据大量的本地资源,二来中部、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地方政府不需要央企进来提高财政收入,以河南为例,整个省的煤炭产能达2亿多吨,已经算很多了,没必要让央企进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教授邢雷接受采访时说,煤炭行业走向大型化、规模化是必然趋势。
在这种情形之下,央企向地方煤炭行业的渗透多是在西北地区如贵州计划将1660个煤炭企业和矿井兼并重组至200个以内,到2013年年产500万吨以上的煤炭企业集团产量达到全省煤炭总产量的60%以上。河南某大型煤企相关人士透露。据了解,按照十二五规划,2015年,全国煤企数量或控制在4000家以内,平均规模提高到年产百万吨以上。
同时,推进小型煤矿兼并重组,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亿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事实上,煤炭行业的兼并重组早已进行,各煤炭大省之前均已出台各自的煤炭兼并重组计划。
鼓励煤炭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重组整合,鼓励大型煤炭企业走煤电联营或煤电一体化道路。内蒙古提出使煤炭企业由350家减少到180家左右。
在推进整个煤炭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更多起到引导推动的作用,制定标准、设定门槛,最终还是要尊重市场的力量,而不要用行政手段代替市场手段行政手段见效是最快的,但遗留问题也比较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跨区域的兼并重组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地区之间、央企和省企之间的博弈和利益分配,在地方保护之下,没有一个地方政府愿意自己的资源被分走。
如神华目前在宁夏、乌海、新疆等资源产地均组建了控股子公司,因为这些地方经济落后,地方政府需要靠引入央企来提高财政收入。而在省级煤炭企业看来,兼并重组对他们来说更是做大的机会,这样就有机会去整合别的企业,并且对抗中央煤炭企业,避免被其整合而造成利益流失。而与之前各地煤炭兼并重组方案不同,此次十二五规划的重头戏是跨区域的兼并重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教授邢雷接受采访时说,煤炭行业走向大型化、规模化是必然趋势。
这14家产能占那么大比重是有定价能力的,形成市场垄断之后可能会对价格有比较大的支撑,到时候如果有这个倾向,还是有必要加以关注。当前,山东、河南等省份煤炭企业虽有走出去跑马圈地,但获取的资源量还是很有限。
他同时指出,虽然十二五规划将加快兼并重组,但央企兼并省企难度比较大。分析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煤炭行业的兼并重组将提速。
我们企业在青海、山西、新疆都有煤矿,但多是人家不要的资源我们要,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存。一来央企级别较高,地方政府会考虑进入本地后难以管理,而且还会占据大量的本地资源,二来中部、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地方政府不需要央企进来提高财政收入,以河南为例,整个省的煤炭产能达2亿多吨,已经算很多了,没必要让央企进来。